◆8000年前,中東地區,穴居人洞穴中,早已開始食用熟食的人類,在煮食動物組織時,偶然發現了具有黏性的膠質。
◆5000年前,古埃及人利用動物膠質的黏性與木質膠混合作為家具粘合劑。
◆17世紀前,明膠作為一種奢侈品,在宮廷和貴族中風靡了幾個世紀,主要是用來作為醬料。
◆拿破侖時期(大約16世紀末17世紀初期),明膠成為一種普遍食品。
◆1803年,明膠作為一種有營養價值的蛋白質被系統研究,法國軍方試圖用明膠替代肉類中的蛋白質。但明膠缺乏必需的氨基酸,無法合成人體所需的全部蛋白質。實驗失敗。
◆1834年,法國藥劑師弗朗索瓦·莫特制造出明膠囊,獲得專利。他把一個充滿水銀的很小的皮袋子放入明膠濃縮液中,冷卻干燥后,去掉覆蓋在皮袋子上薄薄的一層膜,就是最初的膠囊。這些膠囊使藥物不再有苦味,而且使藥物免受冷、熱和濕度等外界環境影響。
◆1845年,美國人彼得·庫珀(Peter Cooper)首次發明了凝膠狀點心并獲得專利。
◆1860年以后,明膠的工業價值被發掘,美國計算機服務公司發明了一種微膠囊,把特殊染料包覆其中,然后涂抹在將要寫字的紙背面。筆或者打字機鍵的壓力使膠囊破裂,釋放出無色的墨汁,而涂抹在復印紙正面的特殊物質可以使墨汁顯現,復寫紙就出現了。
◆1880年,由明膠感光乳劑涂布的感光片投入使用。
◆1897年食用明膠產品加入水果香料,并被命名為“吉露果子凍”,目前在美國年銷售近30億盒;20世紀初,美國發明果汁軟糖;30年代發明全球聞名的橡皮小熊糖;70年代生產出水果酸奶酪,后來均風靡全球。同年,美國禮來公司將粉末狀或顆粒狀的藥物填充到很薄,并且由兩部分構成的硬明膠膠囊中。
◆1931年,世界上第一臺自動連續生產軟膠囊的機器被發明,由此拓寬了明膠的應用領域。這種機器至今仍在使用,全球大部分膠囊都是這樣生產出來的。
◆1940年以后,明膠在醫學領域的使用價值越來越高。明膠中的活性物質能參與皮膚傷口愈合過程中的炎癥反應,促進傷口愈合。在緊急醫療中,以明膠為基料的物質還可以代替血漿或者增稠血漿。這項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被應用。如今,明膠溶液類代血漿仍有廣泛的應用。
本文轉自:《中國科學報》 (2012-11-24 第6版 新知)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